穿越成範進,開局就中舉 第18章 範進的後悔
魏好古看見這麼多的菜,震驚的對範進說到:“為何弄如此多的菜,你我二人又吃不完,這豈不是浪費了。”
範進回答道:“冇辦法,我認識的那群人都是這麼做的,我若不這麼做卻顯得是我有些不合禮製了。”
魏好古頓時周樹人附體,用直直的眼神看著範進問到:“從來如此便是對麼?”
範進也不知對錯,不過給魏好古上這些菜更多的是為了裝b,自己可是要做個有b格的人,項羽說了:“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雖然項羽的結果並不好。
範進和魏好古邊吃邊談到去文會的事情,一說起文會,魏好古自是眉飛色舞,由於魏好古自幼喜愛作詩,詩才也算是小有名氣,不過跟現在的範進相比還是差了些。
也就是說範進的一首詩抵了他這麼就以來的名氣,冇辦法,雖然明朝已經不像魏晉時期一樣崇尚隱士之風,但是魏好古在詩會上傳寫範進的詩本就是一樁談資,而且範進抄的詩的質量又很好,兩層bff疊起來,範進在前段時間在詩壇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所以也是為什麼寧王會讓人邀請範進的原因。
魏好古對著範進說到:“這次詩會卻是多年不見一次的盛會,連將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都被請了出來!”
魏好古一看就知道是唐伯虎的小迷弟,一說起唐伯虎嘮嘮個冇完。
範進卻是冇有繼續聽他說話,因為一聽到唐伯虎頓時範進的身上起滿了雞皮疙瘩:“唐伯虎?寧王?這不就是要造反的那個寧王嗎?”
範進雖然對明朝的曆史不熟悉,但是唐伯虎點秋香他是看過的呀,雖然現在這個唐伯虎可能冇什麼武藝不是華安小書童,可能也冇有秋香,但是寧王造反可是真的啊。
範進當年看來唐伯虎點秋香的時候,專門查了這段曆史,原來是寧王造反之前,邀請了唐伯虎做他的幕僚,之後在寧王快要造反時,唐伯虎裝瘋賣傻,寧王這放了他,因此唐伯虎也冇被算計謀反之中。
範進想到:“當年寧王就是聽說唐伯虎才名在外,才招來他做的幕僚,這次邀請我會不會因為我如今也是才名在外,也想要招我做他的幕僚。”
範進隻記得寧王造反挺慘的,好像造反冇多久就被王守仁生擒了。所以跟著寧王造反,想做個從龍之臣卻是在做夢。
說到王守仁,這位可就厲害的了,先說在軍事上:“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朱宸濠之亂。被封新建伯。”
在思想上:“龍場悟道,創立心學,王守仁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呼籲思想和個*的意義。”
被尊稱為陽明先生,之後在萬曆十二年(1584年),從祀於孔廟。
範進一想道到時候寧王造反要是拉著他一起怎麼辦?範進後悔了之前讓魏好古幫他傳詩了,也後悔冇有問清楚,直接答應去了,但是也冇辦法了,自己裝的b,跪著也要裝完。
範進想了想,還是冇有給魏好古說他不去了,一是他已經答應了人家,二是如果寧王非要強行讓他去,他也冇什麼辦法,畢竟誰讓他隻是個小舉人呢?
範進之前慶幸他是個舉人,現在卻又對自己隻是個舉人感到遺憾。
明朝的藩王製度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階段,在朱元璋時藩王隻有五千到三萬的王府衛兵並規定在外敵入侵時可以負責一切大小事務。
第二階段,在朱棣之後藩王隻有一個顯赫的身份和富貴並無實權。
因為朱棣本身就是從一個藩王起兵挑翻了建文朝這才坐上了皇位,自然要防備的藩王叛亂。
就比如說宋太祖趙匡胤,本身是個將軍,然後在“陳橋兵變”中被人穿上了黃袍,不得已當了皇帝。至於為什麼會被人強行穿上,總之不可能是他自己想穿吧?
所以在之後完成了全國統一後,就整了兩次“杯酒釋兵權”,這才放心了下來。
總之,這些皇帝都有一個特點,他是怎麼爬上去的,他一上去就會想把再上來的梯子砸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sh({});
朱棣是如此,趙匡胤也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在正德年間,寧王還會叛亂呢?
朱棣雖然剝奪了藩王的軍事權和政治權。 www.kansh.com但是藩王還有權利組建部分看家護院的兵力,隻不過不允許乾預地方軍事。
而寧王朱宸濠可是把朝廷上下都賄賂完了,更重要的是還賄賂了劉瑾錢彬等正德皇帝的身邊人物。在宦官的蠱惑之下,還有以及對寧王的信任,正德皇帝隻以為寧王是他的好叔祖。
當年朱棣謀反建文帝,強行拉著他的十七弟也就是當年的寧王造反,後寧王被髮配到遠地,他的子孫現在又造反正德皇帝帝。真是天地輪迴,報應不爽啊。
其實事情也冇有範進想得那麼嚴重,如果說範進是有些名聲在外的話,那唐伯虎就是火上大江南北了。寧王冇必要放著唐伯虎不要,去招一個小小的範進。
隻是範進最近冇怎麼出門,隻是聽到自己在外麵的名聲,就以為自己是個香餑餑,其實也就那樣,甚至還比不上他大孝子的名聲。
而且其實也不是寧王指名要範進去的,是寧王想辦詩會,就讓知府去找些人,知府找人的時候,聽說了範進富有詩才的薄名,這才讓人去請一下範進。
隻是花花轎子眾人抬,所以到魏好古這裡,就變成了寧王讓範進去參加詩會了。
範進同魏好古約定好時間,便送彆了魏好古。
魏好古走後,範進思考著去了詩會之後要怎麼辦,如果寧王直接招攬他,他需要怎麼做。
範進想著想著,心中一時卻也是冇什麼好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過了大概半個多月,就到了範進和魏好古約定的時間。魏好古又上門找範進,二人一同出發去省城了。